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北部,怒江中游,因怒江由北向南纵贯全境而得名。怒江州是中国唯一的傈僳族自治州,其中独龙族和怒族是怒江所特有的少数民族,怒江州是中国民族族别成分最多和中国人口较少民族最多的自治州。
怒江在“索改桥”建设的同时,把溜索作为一种旅游、健康资源,文化遗产及“活态的历史”加以保护,保留了十几对溜索,开发旅游项目。“溜索飞渡”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,在亲身感受凌空飞溜惊险的同时,又可观赏峡谷美景。“怒江暗礁众多,水流湍急,很难行舟摆渡。怒江人民很能适应自然,也非常勇敢。”来自昆明的吴先生对怒江各族人民不畏艰险、改造自然的精神非常钦佩。泸水市六库镇双咪地村辣子咪过溜点,一长串挂着外地牌照的车子排成了长队。游客们兴致勃勃登上石砌的溜索台,绑上溜带、挂上溜邦,在当地带溜村民帮助下,飞越激流汹涌的怒江,在惊叫声中体验飞渡怒江的惊险刺激。
怒江峡谷“四山夹三江”的独特地形,让溜索成为过去生活在怒江、澜沧江、独龙江一带的傈僳族、怒族、独龙族等少数民族的主要交通工具。如今,怒江道路交通建设迅猛发展,特别是两批“索改桥”工程后,怒江、澜沧江、独龙江上彩虹飞架,天堑变通途,怒江各族群众陆续告别了依靠溜索过江的历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