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介绍,截至目前,全省580家A级旅游景区中有536家因汛情、疫情影响暂停开放。在景区抢险修复、疫情防控的调整期,自8月上旬起,河南省文化和旅游系统在全省A级旅游景区组织开展“大抢修、大排查、大培训、大练兵”活动,尽快恢复景区开放运营能力,同时在恢复重建中提升景区品质和效益,从而以更好的环境、更优的服务、更新的形象迎接秋冬季旅游高潮。
据悉,“7·20极端天气”洪涝灾害给河南省文化和旅游行业造成了重大损失。据不完全统计,全省580家A级旅游景区中321家不同程度受损,一批景区停车场被淹没,道路、栈道被冲毁,民宿、游客中心被冲垮,电力、水利、智慧旅游设施设备被损坏。
据了解,灾情发生以来,在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的指导下,河南省文化和旅游行业加强灾后重建。
一是迅速开展抢险自救。全省各级文化旅游部门、A级旅游景区,特别是郑州、新乡、焦作、鹤壁、安阳、济源等地有关单位积极开展抢险自救,全力恢复被冲毁的道路、步道、护栏等基础设施,修复、维护景区内电路、网络等各项设施设备。
二是加快推进灾后重建。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对全省A级旅游景区受损情况进行了全面核查统计,制定了河南省文化和旅游行业灾后重建工作方案,并就做好旅游景区灾后重建项目谋划工作下发通知,坚持“项目为王”,围绕景区基础设施、公共服务设施、防灾应急设施等3个方面,组织梳理了恢复重建项目249个,力求可操作、可落地,推动灾后重建科学有序开展。
三是积极主动争取支持。与发展改革、财政、交通、应急管理等部门和金融机构沟通对接,积极争取多方面支持,形成合力。
目前,河南省321家受损A级旅游景区均制定了灾后重建方案,景区内部排险除患、基础设施修复和通往景区的水毁道路、桥涵等设施修复与重建工作正在有序推进。